2015年4月6号晚,由bevictor伟德主办的求智读书会第十八次活动暨2014—2015春季学期第二次活动在东荣大厦1214学术交流中心举行,本次读书会由国际政治系于海洋副教授主持,一些来自bevictor伟德和法学院的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参加了活动。
本次读书会讨论的主题是:“制度与阶段,战略研究中的‘稳定’变量”, 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于海洋老师提出“战略研究”要提出一个肯定性命题,所以必须要在某种限定性的前提下进行研究。人们在做出一般性决策时,往往是基于其对假定阶段、制度变量稳定的前提下进行分析。但是面对战略决策所跨的时间空间更广、所涉及的因素更复杂等原因,人们对于稳定变量的假定往往不能有十分把握。同样,“战略过程”的研究是通过对战略过程的时间、制度切片来进行的阶段分析,但是这种方法也有其不足之处,首先严格按照程序进行决策的战略其正确性并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其次在这样的决策划分中非精英阶层缺乏表达渠道。于老师通过举南航老总速抛航油期货的例子对此观点进行了进一步阐释。
第二阶段,读书会围绕制度主义对于集体行动的解释为主题展开讨论。于海洋老师指出制度主义的意义在于给人们提供了如何确定、筛选变量的系统理论。但其存在的问题,在于它总是试图囊括一切问题,因而有着泛化的倾向。
关于什么是制度,于老师提供了两种解释路径。第一种观点认为研究制度就是在研究具体的组织。第二种观点认为制度是规则、规范、策略的结合。对于第二种对于制度观,于海洋老师通过例举“私营企业与国营企业竞争”的案例与“是否应扶起摔倒老人”的提问做了进一步阐述,他说规范即对人行为作出明确的鼓励或者禁止,但是通过上诉两个案例的讨论,我们发现描述某一制度体系鼓励与禁止的内容是很难的,即便是获取了“充分”信息之后做出相应决定也存在一定的不准确性。
制度的特性在于其不可见性,因此具有低辨识度。通过对主观策略分析,制度主义的分析仍然容易走向碎片化。如自发性的社会选择风潮出现可能会修正制度结构,个人的投机性行为也可能改变个人在制度结构中的相对位置。因此我们要寻找制度的实用规制而不是形式规制,完美的制度主义就是形式规制与实用规制相结合。
第三阶段,老师结合制度主义和阶段分析法分析了罗马成功和明朝衰落过程中的战略。
最后,于老师对本次读书会进行了总结并布置了下一次读书会的任务。
bevictor伟德:赵德昊 滕亮
2015年4月6日